2)第452章诏书_456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破交战的这样一个时候,李建成也不会趁着王世充立足不稳之机,东进攻王世充。

  这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战机,可惜,李建成也只能眼睁睁的瞅着机会在眼前溜走。

  这对于李神通和裴寂来说,实际上只能算是个好坏参半的消息。

  坏消息却真的是坏消息,李孝恭把成都给丢了,没有李靖辅佐的这位李氏宗亲,实在是名不副实。

  萧铣水军截断于江上,将李孝恭大军阻于夔州,接着便联合南蛮诸寨,攻取成都,一战之下,逼得李孝恭不得不退守剑门,差不多丢了半个蜀地给萧铣。

  蜀中震动,关中震动。

  李渊大惊之下,欲增兵蜀中,却为唐俭,屈突通等人劝止,蜀中缺的不是兵卒,而是能征善战的将领。

  李孝恭这人名声还不错,可在领兵上实在看不出多少才能,李氏这些宗亲大抵如此,有多废物不见得,可要说人才济济,那也纯属胡扯。

  之后,便是吏部侍郎殷开山入蜀援李孝恭,这还不算,李渊的老毛病又犯了,接着便令女婿柴绍随殷开山一道去了蜀中。

  然后好消息就来了,薛举病殁,其子薛仁杲继位,西北的战事一下好像就出现了些转机。

  好消息不太确定,可坏消息却都挺真实,降唐的灵州总管郭子和为梁师都所杀,李唐的西北局势在进一步恶化当中。

  而突厥人援薛仁杲,让李世民等只能选择固守,另寻战机。

  李密和薛举一死一降,对于李唐而言,利弊现在已经很难说的清楚了,李密降了,王世充便成了李唐大患。

  薛举死了,却并未树倒猢狲散,还得了突厥汗国更多的援助,对李唐西北的威胁不降反增。

  诏书和邸报一样,将李唐周遭的诸般战事呈现在了李神通和裴寂面前,没有一句催促之言,可满篇的文字,都好像是在叫着喊着让两人尽快结束河东战事南返。

  接到诏书之后,李神通和裴寂的心情都不太好。

  他们其实刚各自写好了报捷战报,就顶算是不轻不重的当头挨了一棒。

  领兵之人其实怕的就是这个,部将们怕主帅心急,催着自己交战,主帅呢,则怕君主着急,催着自己进兵。

  由此而招致败绩的战例,根本数不过来。

  不说李神通,即便是裴寂这样的文人,在接到诏书之后,都感觉肩膀上沉了沉,脑海中更是略过了速战速决的念头,就更不用说李神通了。

  君王的只言片语,对前方将士意味着什么,他们都很清楚,这会影响到他们对战事的判断,甚至于是战事的进展。

  急于求战的话,面对的又是有着精锐骑军的晋北边军,那种无可奈何的滋味儿,就算不在那个位置上,其实也能体会一二的。

  而在李神通谋划中,今年到冬天为止,大军应该能全取介州,进逼晋阳。

  想要攻下晋阳,机会并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cms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